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新闻
新闻

化妆品原料报告 By ACTIVON Lab Vol. 06

  • 日期 :  

    2020.09.29
  • 浏览 :  

    393


为什么需要防腐剂?

所谓防腐剂,是指为了防止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而添加的物质,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品中添加可以防止微生物增殖或由化学变化而发生的腐败。化妆品由水、油、保湿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原料等组成,其本身就含有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水和营养物质。在使用化妆品时,由于手的直接接触或工具的间接接触,微生物很容易附着在化妆品的表面,发生产品腐败、变质等现象,从而对皮肤屏障造成伤害。因此吗,为了保证化妆品长期免于微生物问题的干扰,防腐剂变得不可或缺。1),2) 当化妆品受到外部微生物污染时,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进而使其死亡,起到长期保护化妆品的作用。之前尼泊金酯类原料被长期用做化妆品防腐剂,但其引发的过敏反应和体内残留问题引发了内分泌紊乱和耐药菌的现象,使得韩国国内已不再使用该原料作为化妆品原料。2) 类似关于防腐剂安全性的争论不断,市场对新的安全的防腐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因为既满足防腐效果,又可以用于化妆品的原料本身不多,所以要开发出新的安全的防腐原料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要当作化妆品防腐原料,不仅需满足广谱抗菌、低浓度抑菌、价格适中且供应稳定等条件,还要保证配伍性和安全性。(如图1)

图1. 化妆品防腐剂要素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趋势

的最新趋势可概括为亲环境、安全、可持续。(如图2)最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前,会通过多渠道关注化妆品的生产工序、所使用的原料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及安全性。尼泊金酯直到2000年年初都在被用于化妆品领域,后因持续曝光的安全性问题才被停止使用,目前韩国国内已不使用该原料。随着尼泊金酯的停用,针对不含尼泊金酯(Paraben-free)概念的产品有所增加。由此,包括韩国在内,全世界的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如图3)进而,使用未登记在化妆品防腐剂目录的原料成为趋势,即“无防腐体系”。目前,随着之前被用作保湿剂、溶剂的多元醇(R(OH)2)的优良抗菌效果被发现后,丙二醇、戊二醇、己二醇、辛甘醇等多元醇被用作替代型防腐原料。此外,偏爱天然原料的消费心理也催生了各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天然来源精油、植物来源的有机酸等天然   防腐原料的使用也在增加。(如图4)

图2. 化妆品新趋势

图3. 美国市场化妆品防腐剂的变化(2007~2014年)

图4. 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趋势变化

天然防腐

原料是指用天然存在的材料制成的防腐原料,包括由植物的叶、根、花、果、籽等部位提取的植物/草本提取物、有机酸,由在自然中天然存在的30-60种氨基酸组成的类蛋白质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和从自然环境中提取的壳多糖(Chitin)等。1),6)12) (如表1)

1. 天然防腐原料种类

然而截至目前,市面上的天然防腐原料都有变色、变味、稳定性低、抗菌谱窄、配方配伍性差、实际有效成分不明等问题,再加上高昂的价格,是的天然防腐原料的商业化遇到困难。1) ACTIVON 不仅持续开发合成的替代型防腐原料,也持续投入资源开发天然的替代型防腐原料。包括克服了众多天然防腐原料的天然丙二醇(Activonol-3)、天然戊二醇(Activonol-5N(natural))、Activonol Green-GCP(辛酸甘油酯、甘油十一碳烯酸酯、戊二醇)

其中天然丙二醇和天然戊二醇,通过其合成版本已经验证了防腐效果和配伍性,天然丙二醇和天然戊二醇通过亲环境的工艺生产而成,是获得COSMOS认证的产品。

天然丙二醇(天然1,3-丙二醇,产品名 Activonol-3)是使用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粗甘油,经过绿色发酵生产而成的天然防腐原料,完美体现“亲环境”“安全”“可持续“的化妆品趋势。(图5)天然戊二醇的防腐抗菌效果优于天然丙二醇,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可用于多种化妆品产品。(图6)

Activonol Green-GCP 具有广谱抗菌的特点,在各种护肤及护发产品中添加 1.2%-2.0% ,具有极佳的防腐效果。其中,2% 添加量的皮肤刺激临床试验结果为无刺激。(如表2)

图5. 天然戊二醇生产流程

图6. 天然戊二醇的抗菌机理

2. Activonol Green-GCP 皮肤刺激测试(斑贴测试)   

结论

即使存在安全性等诸多热点话题,化妆品中也离不开防腐剂。根据最新流行趋势“亲环境”“安全性”“可持续性”,市场正在积极开发更加安全、环保的天然防腐原料,也经历着随之而来的困难。ACTIVON 开发了天然丙二醇、天然戊二醇和天然防腐剂 Activonol Green-GCP,完善了天然防腐原料的不足之处。

参考资料

1.  化妆品天然防腐剂研究动向 Kor. J. Aesthet. Cosmetol., Vol. 11 No. 5, 835-844, October 2013

2.  Smith CN, Alexander BR. Toxicology in vitro 19: 963969. 2005.

3.  Lee, S.H., Kim, S.J., Park, J.R., Jo, E.H., Ahn, N.S., Park, J.S., Hwang, J.W., Jung, J.Y., Lee, Y.S., Kang, K.S. Oestrogenic activity of parabens in vitro estrogen

4.  化妆品与微生物 (2005)

5.   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6. Vol.13, No.1, p56-60

6.   Eric Schmitt and Kathleen Norris, Natural Alternatives for Cosmetic Preservation, Happi 2015. Jun. 02

7.  Cowan, M.M. 1999. Plant products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0: 564-582.

8.  Trombetta, D., F. Castelli, M.G. Sarpietro, V. Venuti, M. Cristani, C. Daniele, A. Saija, G. Mazzanti and G. Bisignano. 2005. Mechanisms of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three monoterpene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49(6):2474-2478.

9.  Cushnie,T.P.T. and A.J. Lamb. 2005.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flavonoi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6:343-356.

10.  Settanni, L. and A. Corsetti. 2008. Application of bacteriocins in vegetable food bio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21:123-138.

11.  Fragrance J, 2006 no. 4 34-38

12.  Allen CR, Hadwiger LA. The fungicidal effect of chitosan on fungi of varying cell composition. Exp. Mycol., 3: 285-287, 1979.

目录